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643年9月30日的黑水港,天气已经渐渐寒冷了下来。港口四周那大片笔直的白桦树林,也在凛冽西风的吹扫中洒下了大片金黄色的树叶。而在这大片金黄色的白桦与白杨树中,偶尔还点缀着一些充满绿意的冷杉,使人多多少少能在这个枯黄萧瑟的寒冷季节中找到一点慰藉。
库页岛的冬天,就要到来了啊!
一艘蒸汽机帆船吭哧吭哧地开进了黑水港码头,一群早就穿上了棉大衣的朝鲜裔码头工人立刻冲上前去,殷勤地接过水手们从甲板上扔过来的缆绳,然后熟练地将其系在岸边的木桩上。
“快找人过来搬鱼!大丰收!”“蹈海”号甲板上上,长着浓密大胡子的德意志水手长哈哈大笑着朝岸上吼道,吼完他又猛地往自己嘴里灌了两口河中大曲,那辛辣的酒味呛得他直翻白眼。
随着他的吼叫声,码头周围低矮的小木屋内顿时涌出来了大群码头工人,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是前阵子刚从南方的芝罘岛后送过来的明人。他们将在黑水港一边干活一边调理身体,等待10月中下旬乘船前往澳洲金山港。这是东岸人对他们说的原话,他们不明白这边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金山港是什么地方,更对别人传说中的东岸本土毫无概念,他们只对东岸人给自己分地的许诺感兴趣。
大明已经活不下去了,那么找个能活下去的地儿也是很正常的事。虽然不是很乐意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但为了挣口吃食,为了活命,也只能漂洋过海了。而且这些东岸人虽然看起来凶巴巴的,但处事还算公正,再加上又许诺会给自己分地,那么就随他们去吧!自己贱命一条,本来也快饿死了,还是吃了他们施的粥才侥幸捡回一条命。如今就算把命还给他们又如何?
许多穿着棉大衣的渔民从船上下到了码头上,他们两两提着一桶经过初步处理的大马哈鱼,径直朝码头边不远处的晾晒场走去。在晾晒场上,则是更为壮观的一幕。只见无数被盐码过的咸鱼被悬挂在高处,随风轻轻摆动着。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拿眼粗粗一扫的话,很快就会发现这里怕不是得有数万条鱼!而更显而易见的是,这里的数万条鱼多半并不仅仅是全部,更多的鱼怕是已经被东岸人收走储存起来了。
晾晒场旁边。是一排上百口锅,每口锅旁边都有两名新来的移民,他们这是在煮海水熬盐。他们熬出来的粗盐会被专门的技术人员收走,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提纯,以便可以食用。其实东岸人过来时带了相当巨量的精盐,完全够所有人吃很久了。但悲剧的是今年渔汛季节的大马哈鱼、秋刀鱼、鲐鱼等尤其是大马哈鱼获得了大丰收,因此这些盐在腌制咸鱼的过程中飞速消耗,最后莫茗不得不下令开始煮海水熬盐,以补充飞速下降的食盐库存。
今年大马哈鱼的捕获季已经基本结束,虽然接下来一个星期内还会有最后几小波的鱼群洄游。但已经影响不了大局了。东岸人在黑水河、鞑靼海峡、黑龙江口以及产量极为丰富的择捉岛一共捕获了超过十万尾的大马哈鱼,制成咸鱼后怕不是得有数百吨。可惜东岸人这边一共才六条船,要是船再多一些的话,估计捕获量会更大。尤其是据去千岛群岛附近侦查秋刀鱼渔汛的“伏波”号反应,择捉岛上的驼背大马哈鱼资源之丰富,令人无法想象。
只可惜东岸人的准备还不是很充足,无论是船只、人手、渔网都很欠缺,导致今年的渔获量还不够理想。要知道,当年苏联人在远东也没几条渔船,他们甚至还要向日本买渔具。但他们一年光在库页岛周边就能捕获大约八千至一万吨大马哈鱼。相比较之下,处于黑龙江上游的中国,每年的大马哈鱼渔获量甚至都不到老毛子的一半,很多时候甚至只有三分之一。而这个时代的鄂霍次克海。还没有经过后世俄国人、日本人的疯狂捕捞,渔业资源之丰富,世所罕见。因此,今年东岸人的大马哈鱼渔获量,真的只能说是一般般。
“蹈海”号是今年最后一条结束大马哈鱼捕获季的船只,在它之前。“伏波”号等几艘船只早就开始转战南千岛群岛海域,一路追踪开始南下日本沿海地带的秋刀鱼群。据最先追踪到秋刀鱼渔汛的“伏波”号描述,被大鱼追逐着的秋刀鱼不时跃出海面,密密麻麻的鱼群真的像纽芬兰那边的鲱鱼、鳕鱼一样让船速降低了一些。
目前东岸人的几艘船除了一艘定期往返烟台码头与黑水港之间外,其余四艘全部在那边捕鱼。莫茗等人乐观地预计,这个捕获季结束后,秋刀鱼及其他一些鱼类如远东拟沙丁鱼、鲐鱼等的渔获量起码在五六百吨以上,甚至更多。
20世纪日本是捕捞秋刀鱼的大国,他们每年在自己近海捕获的秋刀鱼数量极为庞大,五六十年代时达到了50万吨的高峰,后来逐年下降,但一直维持在20万吨左右。当然,这是因为日本人的渔船基本都是采用灯光诱捕的舷提网渔船,所以产量特别高。而在采用传统捕鱼方法的1947年以前,日本每年的秋刀鱼捕获量大约只有数万吨,而参与捕鱼的渔船大概为200-300艘,吨位很少有超过100吨的。
而在没有经过后世滥捕的17世纪,且在渔业资源比日本更丰富(日本沿海的秋刀鱼为春群,多为小鱼)南千岛群岛海域,秋刀鱼的密度远远超过后世。虽然东岸人的几艘船中只有那些多功能探险船上载有专业的大型拖网,其他几艘船都得临时改装;虽然东岸人的水手大多没有太多的捕鱼经验;虽然东岸人的渔网比不上后世的流网,但众人仍然相信,这一个捕获季捕获个六百吨以上的秋刀鱼不成问题。
甚至于,如果他们运气好找准别的鱼群的话,再大量捕获一些后世此地年产100-200万吨的沙丁鱼也不在话下,更别说此地还有大量的鲐鱼、鱿鱼等鱼类了。鄂霍次克海以及西北太平洋,真的是一个天然的粮仓!
“蹈海”号的船舱内最终取下了60多桶鱼,计有一万余尾,按照前些日子的经验,他们这一趟大概捕获了50-60吨的鱼,算是相当不错了。晾晒场上的工人们一边往上面挂新到的鱼,此时西风很大,这些鱼基本上要不了多久就会自己风干。
而已经风干的咸鱼也被取下来装进了干净的木头箱子内,然后统一存放到了挖好的一处冰窖内。冰窖的容积不大,大概六百多立方米的样子,呈立方体状。四周墙壁为砖砌,墙面用水泥涂抹;顶层为水泥预制板,中间由砖砌成的立柱做支撑。本来莫茗是准备修两层墙壁,中间塞以棉花等物隔热保温,不过考虑到这边简陋的条件,最后他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
再说了,以黑水港这边相对寒冷的气候,再加上现在处于小冰河时期,气温本就偏低,因此,只要做好密封措施,这个冰窖里的冰可能整个夏天都不会融化。
工人们将装满鱼干的木箱挨着墙壁依次码放整齐,然后便出门去了。此时这个冰窖内自然是没有一点冰的,这需要等到黑水河结冰后派人去河里凿取。也就是说,这个冰窖其实更多地是为明年准备,即明年大家捕获到的鱼就不用为了防止变质而做成咸鱼了,而可以直接塞进冰窖内保存。包括他们宰杀的各种肉类,都可以保存在里边。
离明年清兵入关中原大乱已经不远了,那个时候将是东岸人收集流民的一个良好时机,这个时候不多加储备食物,那等到明年青黄不接、流民四起的月份,可就啥都歇菜了。今年东岸人在烟台要塞、利尻岛和黑水港周边开垦了一些荒地,也陆陆续续收获了一茬土豆,但是收成很不理想。几千亩的荒地一共只收获了一千五百吨不到的土豆,单产几乎创下了历史新低,这些地收获后,随着天气的变冷,基本上可以宣告今年的种植季已经过去了。
目前外面除了利尻岛上还有几百亩春小麦,以及烟台要塞附近还有试种的少量红薯、玉米间作田外,便再也没有任何收成了。而之前从本土带过来的数百吨谷物经过这段时间的消耗,也基本去了大半,看来要顺利顶住明年春夏季节的难民潮,这粮食还得想办法再筹措一些。实在不行,就只能再去朝鲜人那里“借”了。
朝鲜人经过东岸人的多次掳掠,甚至还失陷过县城,要说他们没有提防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再提防又有何用,等本土的第二批援军过来,东岸人能组织起两千人以上的队伍,那个时候去朝鲜王京借粮都可以了!(未完待续。)
风流天下行 悦女吴县 女神的超级侍卫 玄界之门 妙手小医仙 我的不死外挂 透视小农民 都市之至尊军主 永恒之心 天龙拈花录(真天龙无双) 宁小闲御神录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八零小军妻 霍少的全能夫人飒爆了 大影帝 全职法师 靠近美女市长:权力鸿途 皇朝秘史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逍遥小神农
她死不瞑目,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来收尸的却不是她丈夫看着男人轻吻自己肿胀腐烂的尸体,她心中撼动不已,暗下许诺如果能重生,一定嫁给他!后来,她真的重生了,却成了他妹妹(⊙o⊙)慕容承说你再敢死给我看,我不介意变个态,和尸体洞房。她欲哭无泪,我滴哥!你早就变态了好么?!轻松搞笑,重口甜爽,可放心阅读...
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因太废物被赶出来。于是他发奋图强,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
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已发求收藏,古代美食文,么么哒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发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男神...
别被书名骗了,取名废,其实就是女强无CP,村姑背景系统逆袭流,也俗称慢穿泥石流,凶杀末世武侠仙侠魔法啥都有,还有,新书820不见不散。官方群满一千粉丝值进(五九零六五三四八三)后援群,满一万粉丝值进VIP群。PS本文无CP...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