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642年7月5日,东岸共和国的两艘探险船在东南风的吹拂下逆风抵达了虾夷地附近的利尻岛。李毅带领“斩波”号探险船在岛屿北侧转悠了好半天,最好才选定了后世日本的鸳泊港作为东岸船队的过冬场所。
这个岛深处日本暖流之中,西北侧的礼文岛是其天然防风、防波堤,而鸳泊港所在地的西侧一个延伸至海内数百米的小型半岛又将从西北方向涌过来的海浪挡在外面,确实是一处良好的天然避风港湾。加之其终年不冻,岛上降水丰富,还可以开垦出部分耕作农地,作为黑水港的前哨港和过冬基地再适合不过了。
岛上的少数阿伊努人惊惧地看着他们,不知道这帮突然出现的外来者前来此地做什么。李毅等人没有太过关注他们,只是用船上剩余的少许布匹与他们交换了一些海产品,算是提前联络一下感情。
7月6日,东岸探险船队离开了利尻岛,一路南下,穿越对马海峡、走台湾以东洋面,直奔澳洲大陆东南角的金山港本而去。此番南下,在赤道以北洋面两艘船一直是逆风航行,不过当越过了赤道进入南太平洋后,两艘船又可以顺着东澳大利亚暖流南下,相当便捷。因此,两艘船此次也只花了大约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就从利尻岛抵达了墨尔本,与几个月前北上时所花费的时间差不多,中途除了在拉包尔港附近补充了一下新鲜淡水和椰子外便未再做任何停留。
金山港如今已经是隆冬季节。海面上刮着凛冽的寒风,两艘探险船一前一后小心翼翼地驶进了金山湾。
谢天谢地,他们还活着!这是进入海湾后李毅脑海中所迸发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的,他留在这里的九十多名八旗武士还活着,他们此刻正站在码头上唯一的一座木质栈桥上朝两艘大船用力挥舞着手臂。
随着蒸汽绞盘的快速动作,“斩波”号放下了首尾双锚,稳稳停靠在了栈桥边。身披棉大衣的李毅第一个跃下了栈桥,他与到栈桥边来迎接他们的每一个八旗武士都轻轻握了握手,并用力拍打了下他们的肩膀以示鼓励。孤独戍守在这里的他们是不容易的。值得在
跟在他身后下船的是百来个挺身队2中队的士兵们,以及数百名朝鲜移民。经历了一个月的海上长途航行,这些人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太妙,很多人甚至是被抬下来的。就连那些勇猛的赫哲人、鄂伦春人也是一样。这些最多只乘坐过独木舟在鞑靼海峡内航行过的勇士们何曾见识过大洋上面的惊涛骇浪。经历了他们永生难忘的噩梦般的一个月后,此刻一个个都成了软脚虾。当然,这些人都是幸运的,因为在航行途中已经有将近二十个伙伴永远离开了他们,他们被埋葬于海洋的深处。与黑暗同眠。
那六百个带过来的朝鲜人的死亡率还要更高,一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本就没那些库页岛人强壮,再加上他们所居的舱室条件也要更差、更拥挤,因此在航行途中一共有将近150人被扔进了大海,一个月的死亡率就高达四分之一,可谓触目惊心。
挺身队和朝鲜人加起来将近550人,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全部放在金山港这边,很简单,因为粮食不够吃。当初路过这里的时候,李毅命人给他们留下了十五吨左右的粮食以及少量种子、农具。不过考虑到当时已经是4月底了,留在这里的九十名八旗武士既无时间也无人手开垦出一片农田来进行播种。因此,这十五吨粮食也就将将够他们再吃半年时间的。如果他们趁着冬天将田地平整好,一开春就播种生长期短的土豆和红薯的话,那么也许他们的粮食能够刚好维持到收获。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些新来的人之后,这脆弱的粮食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了。
这个问题比较麻烦,李毅挠了挠头,船舱里倒是还有三四十吨粮食,不过那是留在船上以防万一的,而且也得给接下来要去的孤山港留些粮食。因为李毅也没法确定孤山港那边今年来没来得及收获一茬粮食。不过在考虑再三后,李毅还是忍痛命令水手们从船舱里卸了十五吨红薯和五吨玉米下来,同时也将食物舱内一些即将变质的咸鱼、腌肉、熏肉什么的一股脑儿扔给了他们,省的浪费。
在计算了一下金山港这边的粮食总量后。李毅觉得他只能在此地留下大约150名朝鲜人了,因为人数再多粮食就不够吃了。他们困在这片荒凉的地方,既无法打猎,也没法捕鱼,只能依靠存粮过活。
150人很快被挑选了出来,这些人全部是当初在济州岛上俘获的朝鲜军士。还算身强力壮,留他们在此地挖煤种地正合适。不过说到挖煤,这过去了三个多月,金山港这边倒也存下了一批煤炭,就堆放在码头边的草地上。李毅粗粗估算了下,感觉大概有八百多吨的样子,只可惜其大部分是褐煤,燃烧热值较低。而且这些煤炭大部分还没有经过洗选,里面夹杂着不少粗大的煤矸石,实际燃烧热值可能还要更低。不过总算聊胜于无吧,至少它也是煤炭,也能烧不是?
新登陆的150名朝鲜军士只来得及休息了一个晚上,便被八旗武士们连踢带打地叫了起来,然后赶到码头边开始和八旗武士、挺身队的士兵们一起洗选煤炭,给即将出航的东岸探险船队两艘船准备燃料。在他们忙活着的时候,李毅也带着“斩波”号和“破浪”号在附近洋面上捕起了鱼,为金山港这边多储备一些食物。只可惜也许这边并没有什么优良的渔场,又或者李毅等人运气不佳,在折腾了好几天后,他们才一共捕捞到了十吨出头的鱼虾。如果去掉不能食用的部分,这些鱼虾可能还不足十吨。不过饶是这样,这么多鱼虾用盐码起来后也够他们食用一个多月了,能节约下来很多粮食。
在洗选了几天煤炭后,这些人总算粗粗整出来了大约三百六十多吨燃煤。这些燃煤配上两艘船煤舱里尚存的三十来吨煤,也差不多够这两艘船航行到新华堡了。
1642年8月16日,东岸共和国探险船队的两艘船再次离开了金山港,在码头上90多名八旗武士以及150名朝鲜人的目光注视下,转向正西,朝澳洲大陆西南角的孤山港驶去。
孤山港位于大陆西南角,此去除了最开始一段还能顺风航行以外,全程便是既不顺风也不顺水的艰难航程。可能在这里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走澳洲北海岸,那里既顺风也顺水,非常适宜航行。不过这不是为了躲着荷兰人么?不然你以为谁会走这段既不顺风又不顺水的狗屁航线啊。
就这样在海上晃悠了足足二十来天,一直到9月8日,两艘船才艰难地驶进了孤山港所在海湾内。与金山港一样,当初路过的时候探险船队在这边留下了大约七十多名八旗武士驻守在这里。如果时间已经过去了五个多月,这些八旗武士仍然稳稳地守在当初为他们修建的城寨内。果然澳洲土著的战斗力就是渣啊,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还能称之为人类么?恐怕他们和动物唯一的区别就是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了。
孤山港这边的情况要乐观一些,至少他们在城寨周围开垦了一些荒地出来,并且种植了一些生产周期短的土豆,并且在7月下旬的时候收获了一茬。虽说因为是荒地,亩产只有六百多斤,但也收获了将近七十吨粮食了,几乎堆满了城寨里的几个木制粮库。
这种情况让李毅很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他不用再因为此地粮食不足而带着一帮子人长途跋涉返回新华堡了。因此,他很快便做出了决定:剩余的大约三百名朝鲜男女以及挺身队2中队的百余名官兵全体留驻此地。他们将在此地一边开荒种地,一边建设港口及城区,因为接下来也许国内很快就会启动大规模的东方移民计划,孤山港作为重要的中转节点,无论如何也得建设好。
在执委会的远景计划中,在今后几年间可是将会调动十艘以上的运输船来开展规模庞大的东方移民行动的。孤山港地理位置极端重要,无论是去程还是返程的船队都会在此停靠补给、修理船只。甚至于,将来和荷兰人交恶后,东岸的舰队还能从这里北上,直抵巴达维亚和香料群岛,一定会给荷兰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在盘桓了几天,替孤山港的居民了捞了几天鱼虾后,1642年9月14日,两艘船依次离开了孤山港码头,转向正西,然后顺着西澳大利亚寒流北上,再顺着南赤道暖流和东南信风,朝新华夏殖民地驶去。(未完待续。)
玄界之门 逍遥小神农 天龙拈花录(真天龙无双) 透视小农民 悦女吴县 霍少的全能夫人飒爆了 靠近美女市长:权力鸿途 妙手小医仙 八零小军妻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风流天下行 都市之至尊军主 女神的超级侍卫 宁小闲御神录 大影帝 全职法师 皇朝秘史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永恒之心 我的不死外挂
她死不瞑目,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来收尸的却不是她丈夫看着男人轻吻自己肿胀腐烂的尸体,她心中撼动不已,暗下许诺如果能重生,一定嫁给他!后来,她真的重生了,却成了他妹妹(⊙o⊙)慕容承说你再敢死给我看,我不介意变个态,和尸体洞房。她欲哭无泪,我滴哥!你早就变态了好么?!轻松搞笑,重口甜爽,可放心阅读...
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因太废物被赶出来。于是他发奋图强,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
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已发求收藏,古代美食文,么么哒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发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男神...
别被书名骗了,取名废,其实就是女强无CP,村姑背景系统逆袭流,也俗称慢穿泥石流,凶杀末世武侠仙侠魔法啥都有,还有,新书820不见不散。官方群满一千粉丝值进(五九零六五三四八三)后援群,满一万粉丝值进VIP群。PS本文无CP...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