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出发时带了一万八千人,一路上有没有可能大肆收编明军呢?情报参谋认为有可能,但不会太多。
盖因他们进军路线上的明军部队早在六七月间就已经被巴哈纳、石廷柱二人搜刮过一次了,目前基本都去了山西。而且他们进军速度极快,明显没有在地方上多作停留,因此在河北沿途收编的明军应该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而济南城里又只有六百兵,守城都嫌不足,根本无法给他们提供有效支援。至于原本内定的李士元部三千士兵,目前已经不存在了,在被东岸人大炮猛轰、骑兵一轮砍杀后,陆陆续续逃回济南的李士元青州军不过才两三百人,也就只够帮方大猷守守城的,别的啥也指望不了。
不过以上这一切仍然只是猜测。虽然参谋们认为可能性很高,但猜测终究只是猜测,万一清廷从近畿、河南调了部分收编的明军、顺军过来呢?莫茗不敢轻易做决定,他手头这四千人轻易折损不得,一旦失败可就万劫不复,到时候烟台能不能守住都难说。退一万步讲,就算没有失败,但打仗战损太高,这对缺兵少将的东岸人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事情,他们补充士兵可比满清还要艰难呢。因此,万事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柯永盛这厮的胶州镇军去哪里了?”莫茗突然问道,“我们掀了他的老巢,他怎么像个死人一样没反应?”
“据翟五和尚说,前阵子柯永盛带了四千多人到了登州招远、黄县一带,似乎是为了配合清国任命的登莱巡抚陈锦招降登州城。不过据守登州城的明国副总兵杨威拒绝了招降,后来那陈锦与柯永盛便不知道去了哪里。或许还在登州、莱州两府北部沿海一带的州县内活动,但也可能目前正处于前往青州的路上。长官,需要扩大侦查范围吗?”情报参谋问道。
“不用那么麻烦,范围维持在目前高密周围州县便可。”莫茗摆了摆手,说道:“重点侦查区域仍然是青州城左近,清军大队一旦开来务必立刻来报。”
11月15日,最后一批俘虏和物资也随着军夫队运抵了大沽河畔的海军舰船上。随后。满载九百多名清军俘虏、七百名志愿跟随东岸人垦荒的流民、上百名东岸伤员、近三百吨粮食、四百头牲畜以及一些银两丝绢之类物资的四艘运输船拔锚升帆,离开了胶州湾,然后顺着刮起的西北风向东而去。而两艘护卫炮舰仍奉命留在原处,他们是东岸陆军万一遇到麻烦时最后的归途。物资运输完毕后。原本驻扎在胶州附近的三个中队的挺身队官兵也带着部分军夫队军夫来到了高密。至此,东岸人集结在附近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七千人(不算海军),其中战兵接近4500人,拥有两百五十辆大车、450匹驴骡、250余匹挽马、400余匹驮马、900多匹蒙古战马、二十门各型火炮以及充足的粮食,士兵士气也还算高昂。机动能力也很强,如果野战之中碰上几千之前遇到的那种清军的话基本能够以较少的伤亡获得胜利。
而就在莫茗开始考虑是不是将部队向西拉到青州境内的安丘一带时,青州城的情报再次传来,和讬、李率泰二人统率的大军已经抵达青州城外。治安队的斥候面对越来越多的清军骑兵,已经无法再有效地遮断当地的战场,于是纷纷开始回撤。不过他们也带来了清军最新的讯息:骑兵很多!至少有四千人!骑兵的装备很好,训练水平也很高,士气和自信心更是高昂,看起来是一支常胜军。而之前一直对清军招抚持强硬态度的抗清武装在看到“辫子军”如此威势后,顿时噤若寒蝉。一个个缩在青州城内,再不复往日骄横之状。据翟五和尚最后一次传出的消息来看,最近青州城内向清军就抚的思潮再度开始抬头,而张文衡在这种情况下又一次活跃了起来。
尼玛!这历史的惯性还真是强啊!赵应元这厮难道真的就过不了招抚这一关么?不过也怪不了他,他手下真正能打的部队也就最初带来的那四百多骑兵以及后来逐渐收拢的千余名顺军,其他的都是最近才招募的前明卫所军士、土匪等,实力有限得很。而赶来与他会盟的那些所谓抗清武装,那就更是一帮乌合之众了,很多人根本就没什么战斗经验,眼下人数虽然达到了三四万之众。但一旦打起来那多半会惨不忍睹。因此,也难怪赵应元会屡次动心接受清军招抚,实在是清军来得太快,自己手头实力又太弱。没办法啊。
洞悉了这一点后,莫茗又和手下军官们商议了一阵,104连连长茅德胜坚持认为此时不应将宝贵的军力掺和到双方之间这种数万人规模的会战之中,而是应当缓缓撤回胶州,然后登船撤离。他认为每一个东岸士兵都是宝贵的,一旦损失在这里补充将很困难。因此应当撤回坚固的烟台堡内据守。不过105连年轻激进的连长李仁军中尉认为他们至少应当西进安丘一带,声援一下赵应元等人也好,至少让他们不至于迅速投降,而莫茗则倾向于他的这个意见。至于骑兵军官杨明阳,此人对下一步行止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他表示“服从命令”。
在这样一种情况,莫茗立刻便下定了决心,西进安丘!茅德胜虽然表示了强烈反对意见,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命令,并且带着部队护送着辎重与骑兵一起第一批上了路。安丘县离东岸人暂时驻扎的高密相距不过四十多公里,也就是两天的路程;而到了安丘县后,离青州城便只有五十公里的路程了,可谓近在咫尺。
11月17日,伴随着猛烈的西北方,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这让一路跋涉而来的东岸人感到万分庆幸——庆幸这雪没在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便下起来。安丘县此时控制在清廷手里,县令在七月份的时候被王鳌永招抚,不过这是个小县,清廷并没有派兵驻守。
在看到天气已经逐渐恶劣起来后,东岸人也不再墨迹,随着莫茗的一声令下,炮兵兄弟们再次拉出了视若珍宝的长管加农炮,在将安丘县东城门那座老朽的包铁木城门轰破后,打先锋的挺身队士卒轻而易举地冲破了城内稀稀拉拉的不足百名丁勇和衙役的阻挡,以亡3人、伤9人的轻微代价顺利攻占了这座不大的县城。
占领安丘这座深处内陆的小县城后,大部队便开始休整,但斥候队近两百名斥候们却没法休息,莫茗将他们编好组,然后由库尔汉带着冒着漫天的大雪出外搜集情报。而军夫队两千多名军夫也没的休息,他们被组织起来利用城内简陋的材料草草修缮一下城防,并将被东岸人大炮轰掉的东门用石头、沙袋堵了起来。
东岸人进入安丘县的消息令清军极为忌惮,同时也让得到消息的青州城内的诸家抗清武装再次提起了一丝信心,向清军就抚的议题再次被搁下。正在等待各路兵马汇集的和讬,放心不下这支曾经给他的精锐斥候造成巨大伤亡的“黄衣海寇”,不过他手头只有两千多八旗官兵,和东岸陆军士兵一样轻易折损不得。因此,在和李率泰商量了一下后,决定由李率泰带着他的四千多汉军旗士兵及跟役辅兵,外加投降过来的顺军张汝行部两千余人,东进安丘,清除自己的侧翼威胁——他可不想万一招抚不成强行攻打青州城的时候这帮东岸人突然又从哪里冒了出来,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再试试这帮东岸海寇的成色就更好了。而他率领两千多精锐主力在此监视青州城内的三四万“反贼”,顺便等待胶州镇总兵柯永盛部四千余人的到来,并准备随时支援李率泰部。
李率泰对这个安排没有异议,于是他便带着自己本部八千多人(含跟役、辅兵)、张汝行部两千余人带着大量辎重开始往安丘县一方进发。一路上他行得很谨慎,原因有二:一是风雪交加、天气恶劣;二是他根本弄不清楚这帮东岸海寇有多少人、有多少马、装备情况如何,这样糊涂的仗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而野地里不时冒出的那些穿着“棉大衣”的东岸海寇斥候更是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前只隐隐约约听说这帮“黄衣贼”斥候的厉害,连八旗劲旅都在他们手下吃了大亏,但和讬对此事讳莫如深,因此他也一直没个直观的印象。
如今他是“印象”深刻了,因为自从出发走了一天多后,他派出去的斥候就经常回不来,至今已经失踪了十余个,让他心疼不已。这些精锐斥候的补充可是相当艰难的,他们需要掌握极其全面的知识和超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当然战斗技能更要过硬,他为了培养这些斥候可是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如今在这里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这叫他如何不心疼。
在看到斥候损失这么严重后,打老了仗的李率泰再次命令部队放慢行军速度。有时遇到险要可疑的路段他更是让部队展开战斗队形,然后仔仔细细搜索一遍后才继续前行。11月中下旬的山东天寒地冻,再加上风雪交加,士兵们为此怨声载道,士气也极为低落。(未完待续。)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玄界之门 风流天下行 逍遥小神农 悦女吴县 八零小军妻 都市之至尊军主 天龙拈花录(真天龙无双) 透视小农民 皇朝秘史 霍少的全能夫人飒爆了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女神的超级侍卫 永恒之心 我的不死外挂 大影帝 妙手小医仙 靠近美女市长:权力鸿途 宁小闲御神录 全职法师
她死不瞑目,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来收尸的却不是她丈夫看着男人轻吻自己肿胀腐烂的尸体,她心中撼动不已,暗下许诺如果能重生,一定嫁给他!后来,她真的重生了,却成了他妹妹(⊙o⊙)慕容承说你再敢死给我看,我不介意变个态,和尸体洞房。她欲哭无泪,我滴哥!你早就变态了好么?!轻松搞笑,重口甜爽,可放心阅读...
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因太废物被赶出来。于是他发奋图强,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
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已发求收藏,古代美食文,么么哒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发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男神...
别被书名骗了,取名废,其实就是女强无CP,村姑背景系统逆袭流,也俗称慢穿泥石流,凶杀末世武侠仙侠魔法啥都有,还有,新书820不见不散。官方群满一千粉丝值进(五九零六五三四八三)后援群,满一万粉丝值进VIP群。PS本文无CP...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